霹雳的文化
本人就以程序员,平时除了看看霹雳布袋戏之外,就没什么活动了,霹雳里面最我让我感慨的是以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的做人态度,这也是霹雳所倡导的三教文化,犹如霹雳的里面的代表人物:佛剑分说(佛) 剑子仙迹(道)疏楼龙宿(儒)、以及譬如人物诗号,人物名称、地点组织、武功等细节命名以及具有霹雳布袋戏特色的佛辩更是令人佩服!一、诗号 也即出场诗、定场诗。是布袋戏角色登场时所吟诵的诗句,往往表现角色的身份、性格、理想等。人物出场吟诗无疑继承了传统戏剧体制的特点。早期的出场诗也叫“四念白”,通常是“四句”五言或七言诗。现今的出场诗则不再受“四念白”局限,不仅有诗,也有骈文、词、曲等。霹雳布袋戏的角色诗号根据创作的形式大致可分四类:(一)原创诗号。即编剧根据笔下人物身份、性格的需要为角色量身而做。如首席男主角素还真(霹雳金光第13集登场)诗号“半神半圣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贤。脑中真书藏万卷,掌握文武半边天”贴切地诠释了“中原第一智者”的风神与才智。秦假仙(霹雳金光第1集登场)诗号“众生芸芸难貌相,海水滔滔难斗量;平凡不是平凡客,世情百态掌握中”则活画了一位其貌不扬,却聪明机智,一手包办武林中大小琐事的情报贩子形象。又如枫岫主人(霹雳天启第48集登场) 诗号“笑看嫣红染半山,逐风万里白云间,逍遥此身不为客,天地三才任平凡”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悠然自适,不问世事的绝代高人。此诗号高明之处还在于将“枫岫主人”四个字巧妙嵌入诗句中:“嫣红染半山”自是“枫”无误,“万里白云”傍“岫”而生,“ 不为客”便是“主”,“天地三才”独独缺“人”。(二)直接引用诗词典籍。能在古诗词中找到适合角色的诗号对编剧而言是一件省力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原汁原味的古诗词当然更具文学价值。像圣夫子(霹雳王朝第21集登场)诗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用了宋代大儒朱熹的《观书有感》P27500。抛开引用的诗不论,单是诗人——大儒朱子与圣夫子“儒教教主”的身份都相当契合。又如笑蓬莱的红牌舞女倾君怜(霹雳兵燹之刀戟戡魔录第4集登场)毕生惟爱杀手愁落暗尘,痴心舞女爱上天涯浪子,倾君怜的诗号引用了吕本中名作《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P573 还有喜好舞文弄剑、颇讲意气甚至为朋友牺牲自己的渡江修(霹雳劫之末世录第19集登场),他的诗号引用贾岛的《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P3591 (三)改编自诗词典籍。相比于直接引用的诗号,改编的诗号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编剧对于典籍与人物两者契合度的把握。如视音乐为灵魂的霓羽族,其在天祜祭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祭司——飞鹭(霹雳震寰宇之兵甲龙痕第24集登场)的诗号:“歌者,心之动;声者,乐之象。生民之道,乐为大焉”改编自《礼记·乐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P384将“乐者”改为“歌者”,就非常适合视音乐为灵魂的霓羽族之祭司。还有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笑剑钝(霹雳天启第45集登场)的诗号“鹏抟九万,腰缠万贯,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改编自元代乔吉的《山坡羊·寓兴》P78,仅将原文的“ 腰缠十万”改为“腰缠万贯”,意义上无差别。都表现了无惧炎凉世态,坚持自己的操守的感怀。这样的志趣情怀当然也是结伴三两红粉知己,流连山色美景,吟诗享乐的潇洒倜傥、温文优雅的翩翩贵公子笑剑钝应有的雅好。还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经典角色剑君十二恨(霹雳狂刀第58集登场)的诗号“一恨才人无行,二恨红颜薄命,三恨江浪不息,四恨世态炎冷,五恨月台易漏,六恨兰叶多焦,七恨河豚甚毒,八恨架花生刺,九恨夏夜有蚊,十恨薜萝藏虺,十一恨未食败果 ,十二恨天下无敌”——这段有名的诗号改编自清代张潮的《幽梦影》:“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多毒……石天外曰:‘予另有二恨:一曰才人无行,二曰佳人薄命’。”P45对比原文,剑君十二恨诗号将“佳人薄命”换成“红颜薄命”,“菊叶多焦”换成“兰叶多焦”,“河豚多毒”换成“河豚甚毒”,此三“恨”总体上与原文出入不大。另外改换的四“恨”:“江浪不息”、“世态炎冷”、“未食败果”、“天下无敌”则颇具江湖侠客气息,少了才子词人的书卷味和畅谈风月的闲雅,与剑君十二恨仗剑天涯、快意恩仇,追求剑之真意的顶极剑客身份相当匹配。剑君十二恨的诗号历来为霹雳布袋戏戏迷所称赞,甚至霹雳布袋戏的研究者也不能避而不谈,揣测其原因,不过因为引用的是“以风流为道学”的《幽梦影》——风流才子闲笑风情,求美论美的风雅之作。剑君十二恨名称、诗号皆源于兹,编剧立意简单明了:顶极剑客并非草莽一辈,跑跳江湖自有风流之人。自剑君十二恨后,风流侠客形象不乏见于霹雳布袋戏中。像号称“不世狂人”的南风不竞对心爱女子的表白“有心天下,却输一笔多情。我的山水落在你的眉间,你肯入画么?”令人惊艳绝倒;“集境第一剑客”香独秀沐浴时吟“无雪不足以风雅,无月不足以思怀,无花不足以幽景,无泉不足以韵致,如今四绝皆备,若少了吾,仍是虚设”,其风雅无匹的态度同样教人一眼难忘。(四)化用典故。化用典故融入角色诗号,关键在于用得巧妙,写得精彩。这样的诗号常常考验编剧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锤炼文字的功夫。像近期极受青睐的擎海潮(霹雳震寰宇之兵甲龙痕第8集登场)的诗号“一举鲸涛快哉风,世浪翻袖中。古今谁人堪伯仲?千秋雪,半夕蝶梦”就表现出了编剧在创作人物诗号上的巧思。当擎海潮身披鹤氅,孤身、负手立于挂满名箫的花树下听箫时,风剪剪、迴雪飘荡、落花轻扬,俊逸诗号随风飘送,“清霜羽氅弄箫声”P8的风雅的隐世高人形象就立体地呈现在人眼前了。“一举鲸涛快哉风”首先让人想到苏轼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P196;“鲸涛”典故源于宋朝词人王庭珪的《雨霖铃》:“蓬莱又还水浅,鲸涛静见,银宫如许”P573;“千秋雪”暗合擎海潮居住地——终年飘雪的“银盌盛雪”;“蝶梦”语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P61,同时也暗隐了擎海潮一生挚爱——击珊瑚之居住地“留蝶梦土”(另:击珊瑚亦随身佩戴蝴蝶饰物)。击珊瑚(霹雳经武纪之枭皇论战第8集登场)诗号“冰瑶千岁,烟镜百亩,一夜星河舞。渺渺心语向无处,击碎珊瑚,散作明月珠”与擎海潮诗号出自同一编剧之手,此诗号值得称到之处在于“击碎珊瑚,散作明月珠”既涵盖了人物名称,又预示了人物的命运。这样的诗号在霹雳上千以计的人物诗号中也属罕见。该句语出《古林清茂禅师拾遗偈颂·送久侍者再参天童和尚》:“击碎珊瑚明月珠,凤栖不在梧桐树”。击珊瑚最终爆体而亡,验证了此诗号当真一语谶命。还有以兵法见长的百韬略城,其城主鬼谷藏龙(霹雳震寰宇之兵甲龙痕第3集登场)诗号:笑开八面锋,横槊大江东,胸有平戎策,风云自藏龙。“八面锋”即治国方略《永嘉八面锋》,“横槊”语出苏轼《赤壁赋》:“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P6;“大江东”则出自苏轼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98二、命名霹雳布袋戏每一部戏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组织地点、武功、兵器的命名大多有章可循,有典可依,体现了细节上的文化魅力。(一)人名。人物的命名要有如同诗号一般的功能,不一定要全面涵盖人物的身份、性格、理想,起码要能够表现人物身上的某一种特质。如慕少艾(霹雳剑踪第22集登场)的命名出自《孟子·万章上》:“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P160。慕少艾虽是药师,却极其爱美,其诗号有“少年无端爱风流”的句子;其代表性名言“美人、美事、美景,好美是人的天性,美丽的佳人,赏心悦目,顾眼补身”更让人对他的爱美之心一览无余。再如甫出生就失去母亲,极其渴望母爱的殊十二(霹雳兵燹之圣魔战印11集登场)之名,殊《说文解字》:“殊,死也。”P112“十”“二”合并乃是“王”。殊十二之名意为“死去的王”,旨在纪念用生命换取自己生机的母亲——杀戮碎岛之主戢武王。其他的诸如:即鹿、槐生淇奥、无衣师尹、断灭阐提、他化阐提、姑射女神等颇具意味的命名在霹雳中数不胜数。(二)地名。霹雳布袋戏中的武侠世界摆脱了传统武侠世界中的历史地理场域,建构起属于它自己的异次元世界——苦、集、灭、道四境。这种跳脱出历史地理场域限制的时空设计使得剧情更加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编剧也能够多处借鉴、随意挥洒而无所顾忌。苦集灭道出自《心经》“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P3。霹雳系列的故事都围绕苦境展开,集、灭、道三境则被边缘化;苦境是集、灭、道三境及外侵势力都想瓜分的肥肉;苦境是中原正道——如此安排剧情场域,也体现了编剧对人生的思考。再如佛门专司缔命制裁的组织——云鼓雷锋,典出《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如来所放出的种种微妙音之一的“云雷音”P8,又取“雷锋塔”的镇邪之意,再取“暮鼓晨钟”中“鼓”画龙点晴,佛门戒律最高准则的组织就呈现出来了。其他组织地点命名颇有渊源的还有如:琉璃仙境、学海无涯、火宅佛狱、紫薇宫、天机院、凯风寒泉等。(三)武功招式命名。每部戏里,主要人物武功招式的名称要和个人所属教派或者自身功体性质相吻合。譬如正气凛然的佛门高僧一页书的武功招式有:八部龙神火、天龙吼、大梵圣掌、菩萨印、莲华圣路开天光等。号称“全儒全道是全贤”的“中原第一智者”素还真的武功招式既有“君子风”,也有“玄子神功”,还有“般若忏”以及三教圆融的“儒风道极燃佛光”等。而端木燹龙,则仅从名字上能看出功体属火。他的武功绝学《焚如要术》命名源于《齐民要术》,其招式有:赤炼锁金手、红焠枷木掌、朱烍涛水式、彤烬炽火印、丹炀坏土诀。五招中,每一招的第一个字:赤、红、朱、彤、丹均有红色的之意,与端木燹龙属火性的功体相吻合;每招第二个字:炼、焠、烍、烬、炀都有焠炼之意,依然与火相关;每招第三个字:锁、枷、涛、炽、坏分别是以金、木、水、火、土为部首的形容词,分别和每招的第四个字:金、木、水、火、土构成述宾短语,可见端木燹龙的武功充分发挥其属火的功体性质,并且利用五行克敌致胜——这样的武功招式足见编剧下了功夫。与端木燹龙相对的,其“水火不容”的仇家靖沧浪,也仅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功体属水,他的武功招式:冶·江流、冷·波澜、冽·沧海、冻·滂沱、凌·汹涌则都以“水”为部首。此外,还有一类武功,确切地说是武功秘笈和宝典。其中,武功秘笈往往有影响剧情走向的作用,如喧嚣了三部戏的“兵甲武经”——废天地、裂生灵、神灭歇宁清十一卷武经,该武经命名源于《道德经》:“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P109。类似的武功秘笈和宝典还有九龙菩提经、昊阳神功、达摩神拳、神农医谱等。(四)兵器命名。兵器的名称如同人名一样,一定要符合人物身上某一种突出的特质。如“中原第一智者”素还真身背“般若剑”,谋为天下谋、利为天下利;逸踪的得意高足、温柔敦厚、号称“天纵麒麟”的大师兄忌霞殇,其佩剑为“君子之传”、“九五之封”;杀戮碎岛之主——戢武王的兵器为“或天戟”,或《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P371“或天戟”意即“守护杀戮碎岛一片天地之戟”,可见戢武王“杀戮碎岛的救赎”的称号当真不虚然哉!再有被编剧誉为“霹雳史上最有性格的人物”的集境名士香独秀的“不群之芳”;一手开创苦集灭道四境之内专司制裁的佛门组织的帝如来的“佛刑禅那”;帝如来破戒了的弟子缘醉莫求的“众生相”等等。三、佛辩如果说人物诗号延续了传统戏剧的体制特点,细节上的文化韵味借鉴了古典小说,那么禅机处处、机锋点落的佛辩则是霹雳布袋戏独具一格的特色。这些佛辩或有出处,或出于编剧的苦心经营,细细品来,让人暗赞霹雳布袋戏不俗的文化品味。在此略举二三则浅析之。枭雄并起欲瓜分苦境,中原正道势力日趋式微,素还真为求取兵力而拜访云鼓雷锋,在扫禅山门遇见云鼓雷锋之佛首帝如来化身的扫地僧——招提,招提让素还真放下手中兵器,素还真先后放下剑与拂尘后,招提还是不允,并率先动武,素还真无奈招架,两人禅机对话就此展开: 素还真: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招提:揽镜见墨,是镜起是非,当要净镜明心。 素还真:是非不了于心,但怪尤于镜,即使镜毁,亦不能明心。招提:若非镜尤,何故镜墨着相?素还真:初镜无墨,却入影着相。大师开破的是。(素还真停手)乍看之下,招提率先动武,是他“鼻有墨点”、心存杀念,反倒“对镜恶墨”,怪起素还真的不是,素还真一句“大师开破的是”当真让人茫然不知所谓。细细体会,禅意颇深。素还真原来请兵而来,是非之心分明着相。这段对话典故源于《晚晴集》,语出飞锡法师。原本意在主张修行要明心见性,反省自身,方能“一镜圆净矣,万镜咸真矣”P47。这里反其道而用之,认为“初镜无墨”,“是镜起是非”才“入影着相”。将“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P9也反其道而用之,即“见可欲,心则乱”便是此理。旨在表明人在江湖浪迹已久,贤明如素还真者,也心起是非之念而不自知。再有,招提几番开解云鼓雷锋之庄严殿主光世大如,光世亦察觉扫地僧佛法高深,不似凡夫,遂探问:招提者,四方也。光世应唤僧者何名?招提答曰:眼观即是。表面上是招提隐喻来历身份不重要,实际上招提并没有回避光世大如对他真实身份的质疑。按《金刚经》“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P10的说法,假名皆空、假名虚幻、假名不可信,则招提名唤招提,是非招提也;招提非招提也,是名招提。《金刚经》上又有“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P8之说,众相皆空,光世大如眼前所见的招提之“相”亦不是招提之本。以般若观照实相,“眼观即是”的深刻寓意,光世大如要到亲自见到佛首帝如来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明白。另外还有帝如来与魔王子的以叶论道: 魔王子:落叶除不尽,纷纷地上影。大师,如何解决这遍地恼人 的树叶? 帝如来:今日扫,明日扫,日日勤扫,便得清净。 魔王子:今日落,明日落,日日落叶,终究恼人。 帝如来:风吹屋上瓦,瓦落破我头。我不怨此瓦,此瓦不自由。 魔王子:哈,总算来了一个对手。 帝如来:苦海无涯,施主,执着何必呢? 魔王子:无涯苦海,大师,何必渡我呢?佛教多主张勤修精进,无有懈怠,方成正果。所以对落叶要“日日勤扫”,才得自在。魔之为魔,在于一念兴起而执着不休,欲求解脱却不能彻见心性,更执着于相,以至身入魔障无间。帝如来“此瓦不自由”的回答语出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之四》:“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P6492,破除外力“不自由”所造之业,不拘于相,直指本心,不嗔不怪“不怨”,得大解脱矣!其他精彩佛辩,如“女中诸葛”惜夫人以“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开启与高僧一页书的论道机缘以及两人禅心会见后的“不言之机”,“圣行者”佛剑分说与辩机的“名相之辩”等不一而足,此处限于篇幅,不作一一细述了。 仅此文献给喜爱霹雳的朋友! 亲!回帖有奖励哦! 寫得很好 可惜我書讀得不多有些引經據典不慎了解 原剑侠 发表于 2013-2-19 15: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寫得很好 可惜我書讀得不多有些引經據典不慎了解
呵呵,有些是从别人那里看来的, 来学习 敬佩学术贴~~~ 谦虚认真学习 其实,一直都感觉是霹雳的传统文化吸引了偶,慢慢的在这里吮吸……{:71_162:} 其实,一直都感觉是霹雳的传统文化吸引了偶,慢慢的在这里吮吸……{:71_162:} {:1_246:}楼主好有文采啊 霹雳吸引我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化颇有研究。这一点,现在咱大陆的什么古装剧、武侠剧就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