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悼—人庸 于 2012-10-2 16:40 编辑
五言律诗共有四种平仄句型。 一、首句仄起仄收式: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 通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意:所谓的首句仄起或平起,其实都是以首句第二个字算的。以下也是如此。 五言绝句是五言律诗的一半,所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 一、首句仄起仄收式: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二、首句仄起平收式: 通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三、首句平起仄收式: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通仄仄平平。 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也有四种平仄格式: 一、首句平起平收式: 通平通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三、首句仄起平收式: 通仄平平仄仄平,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仄起仄收式: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绝句是七言律诗的一半,所以也有四种平仄格式。 一、首句平起平收式: 通平通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二、首句平起仄收式: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三、首句仄起平收式: 通仄平平仄仄平,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四、首句仄起仄收式: 通仄通平平仄仄,通平通仄仄平平。 通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下面说一下平仄的变格。 关于七言律诗、绝句的平仄,常有人提到一个口诀,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在七字句中,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的平仄必须分别清楚,该平的不能仄,该仄的不能平。由此类推,在五字句中,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其实这个口诀是不全面的,引起很多人误解。 大家都知道,五律、五绝、七律、七绝都有四个句型,即: 一、平仄脚(五言:通仄平平仄;七言:通平通仄平平仄); 二、仄仄脚(五言:通平平仄仄;七言:通仄通平平仄仄); 三、平平脚(五言:通仄仄平平;七言:通仄通平平仄仄); 四、仄平脚(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通仄平平仄仄平)。 这四个句型有不同的情况,四种句型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的平仄以论为常格,不论为变格;第四种(平仄脚)的句型的第三字(五言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否则叫做“犯孤平”。 (注:“孤平”指七字句“仄仄仄平仄仄平”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 1.平仄脚句型,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平声为正格,仄声为变格。这种变格相当少用,如果出现的话,往往在下句同一位置上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就是“拗救”。 例如“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中的“接”就是宜平而仄。 2.仄仄脚句型,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平声为正格,仄声为变格。 例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就是宜平而仄。 3.平平脚句型,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原则上要用仄声,用平声是罕见的例外。 例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思”就是宜仄而平。 4.仄平脚句型,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仄声为正格,平声为变格。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变格。 例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中的“枫”就是宜仄而平。 上面提到“拗救”一词,现在就来说一说。在这之前,要先提到拗句和拗体。 古人把律诗中不合平仄的句子称为拗句。历史上的律绝中这样的拗句并不少,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中第一句“八月湖水平”就是。全诗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叫做拗体。杜甫、苏轼等诗人都写过拗体律诗。比如《崔氏东山草堂》(杜甫)、《寿星院寒碧轩》(苏轼)等。 律诗中虽然出现了拗句,但通常都有补救的办法,这就是“拗救”。所谓“拗救”,就是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在后面适当的地方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拗救有两种:第一种是本句自救,第二种是对句相救。 1.本句自救,就是孤平拗救。前面说过“犯孤平”,只要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个平声字作为补偿,也就没有毛病了,这就是孤平拗救。 比如《夜宿山寺》(李白)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恐”和“天”就是拗救。 2.对句相救又分两种: (1)大拗必救,指的是出句平仄脚句型,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必须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 比如《孤雁》(杜甫)中“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一句,“饮”和“声”就是拗救。 (2)小拗可救可不救,指的是出句平仄脚句型,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以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这种小拗可以不救(这样就出现上文提到的“平仄的变格”),但通常遇到这种情况用救的比较多。 比如《留别王维》(孟浩然)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一句,“竟”和“空”就是拗救。 在许多情况下,本句自救(孤平拗救)是和对句相救同时并用的。也就是上述拗救情况合并使用,很简单的,就不多讲了。 很多人以为古体诗是不讲究平仄的,其实不然,古体诗也是用四种格式的,即每句末三字: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因为不常用,就不赘言了。 简单提一下“入律的古风”和“古绝” 1.通常古体诗的平仄和今体诗的平仄不同,但也有一种古体诗用的是今体诗的平仄,叫做“入律的古风”。这种诗体一般有三个特点: 1.全诗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通常是七言); 2.换韵,而且往往是平仄韵交替; 3.往往是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好像是许多首七绝的组合。 例如王维的《桃源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2.绝句起源于律诗之前,唐以前的绝句不讲究平仄,也可以押仄韵。唐以后,也有这种绝句。后人把今体绝句称为“律绝”,古体绝句称为“古绝”。古绝多用拗句,有些古绝还用仄韵。 例如:《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拗) 举头望明月,(失黏) 低头思故乡。(失对) 这里提一下今体诗的对仗。对仗指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简单说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中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对仗可以多到三联,即首联、颔联、颈联都用,尾联一般不用。 长律除首尾两联不用对仗外,其余各联都用,由于联联排比,所以长律又称排律。律诗有三种特殊的对仗:数目对;颜色对;方位对。今体诗的对仗出句与对句不能同字。 古体诗可以完全不用对仗,有时候为了修辞的需要可以用,但不限定用在何处,而且出句与对句可以(而且常常)同字。 词的平仄 词虽是长短句,但基本上用的是律句。三字句可认为是七言律诗的末三字,四字句可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词句虽然大多数是律句,但是某些词谱又规定一些拗句,就是必须用拗,不能用律。这是就词而言的,既然词谱规定了句型,那就应该说这不是拗句,而是正格了。词的对仗没有硬性规定,只要前后两句字数相等,就可以用对仗。因为词是有词谱的,所以不多说,按谱进行就可。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数词谱习惯上是要用对仗的。 1.《西江月》前后阕第一、二两句。 2.《浣溪沙》第四、五句。 3.《沁园春》前阕第八、九句,后阕第七、八句。 4.《诉衷情》后阕第一、二句。 5.《念奴娇》前阕第五、六两句。 6.《水调歌头》后阕第五、六两句。 7.《鹧鸪天》前阕第三、四两句。 8.《齐天乐》后阕第四、五两句。 9.《满江红》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 10.《望海潮》前后阕第四、五两句,又前阕第十、十一两句。 11.《长相思》前后阕第一、二两句。 12.《相见欢》后阕第一、二两句。 13.《桂殿秋》第一、二两句,又第四、五两句。 14.《破阵子》前后阕第一、二两句,又第三、四两句。 15.《阮郎归》后阕第一、二两句。
(以上诗词的韵和平仄部分全部更完,都是觉得比较重要的地方,或者是值得注意的地方,至于一些简单的概念性问题就不赘言了,有要问的地方可以留言或咨询度娘。如果有什么不足或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